這週的分享,Jimmy先講結論,策略會議需要多花時間討論客戶與市場,因為疫情帶動很多隱性變數。
『你們已經很好了,我都還不知道買我的書的人,是誰…』坐在對面的何飛鵬先生,在聽完我方簡報後,淡淡的說了這句。這個在民生東路的會談畫面,停留在我腦海裡已有8~9年了,每每聽到自己的客戶說:”跨部門難溝通難整合!””公司的客訴Policy有問題,Churn Rate沒人檢討!”,我都會想起這段話。
(當然,此時此刻的城邦集團,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彎道超車的案例將會更多 且無從防範
這次來真的。『供貨充足,一站購足』是很多電商強調的優勢,但隨著全球運能瓶頸,原物料的價格上揚,以及更多ESG要求等等等,缺貨狀況將會越來越多,你可以找本土Second Source, 競爭對手也會找,但是問題應該不只有缺貨,而是什麼是客戶真正想要的體驗。
”The Death of Cookies”, 這是前陣子Apple讓許多商家哀鴻遍野的心得,最近Alexa小姐說她也要退休了,可能也是看到流量的本質,還是體驗。
對了,也請大家猜猜看:日本最大的網路漫畫平台(47.8% market cap),是哪一間?答案,不是小學館,不是集英社,更不是講談社,而是來自韓國Kakao集團旗下Piccoma。日本年輕人為什麼會選擇韓國的東西?理由很簡單,就是紙質漫畫的觀看方式,跟拿著手機跟平板的體驗,是絕對不同,更不要談這上面整條生產線,根本上的打破傳統製程,更貼近數位公民的核心。
沒有人要欣賞你的無效率,除了對手
我們可能很難一下子動員全公司的人,一起感受客戶真實樣貌,但我們必須要有計劃性的去安排組織內充滿這樣的對話。資源一定排擠,人力一定不夠,各部門一定有他的為難,部門間一定有政治考量,但這些就請先把握創新性激辯、最大公約數的共創,最後策略性的定調。
最後還是回到,你的策略會議互為成敗要件的對話,是圍繞著生存還是發展?
簡短分享到這,有興趣的大家,請參考『數據思考 Data Thinking 工作坊』以及『客戶體驗旅程策略設計坊』,可以搭配公司的策略會議推進來運用。這次的內容,也是幫商周知名專欄作家,陳藴芳Jessica老師內容做引言,歡迎大家閱讀『疫情後顧客早就「變心」了:你忙著做的其實是技術轉型,不是數位轉型⋯』。
最後問大家一題,元宇宙的顧客體驗,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