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在組織內啟動友善環境的產品計畫或是新商業模式,可能因為「老闆預設這樣的商業模式將影響獲利」,而使轉型永遠無法發生。
往回看,老闆的想法其實也沒錯,但僅成立於「用線性經濟思維」看待商品販售時。對環境友善或永續的提案,的確沒辦法讓你賣更多,也就是線性經濟思維下的:永續、環保將減少獲利,但如果我們用循環經濟思維看待這個議題,情況則可能有所不同。
徐步鯤 Bruce 在 11/16的活動中,即是透過不同產業的案例分析,帶大家了解循環經濟如何有效帶動新商機,以下舉幾個上課中舉的案例跟大家分享。
案例一 全家友善時光
全家友善時光所採取的策略是在生物循環六階段中的「運銷管理」上進行改變。對剩食來說,最好的選擇不是變成廚餘堆肥的資源化,或變成生質燃料化,而是作為食物。全家友善時光透過新科技傳遞即時訊息,讓即食品能夠有效率的被購買、食用,一方面節省370噸剩食浪費、減碳120噸,另一方面也帶動隨之而來的購買潮。
案例二 Patagonia :worn wear 專案
時下快時尚,為了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追逐心態,大量製作商品,最後很大部分變成了垃圾,造成地球沈重的負擔。Patagonia 跳脫「多生產多賣,多賣多賺」的思維,把回收的衣服拼接成新的衣服或包包,讓消費者拿回店裡回收的衣服能夠找到循環新生命。這樣的責任消費下,Patagonia 肩負「責任生產」的角色,將89%所需的聚酯纖維改用回收原物料,回收填充絨等也比原生物料減少31%的碳排,對環境更好,也因為對環境的承諾,讓他們跟消費者建立更長遠的關係。
作為品牌方,我們可以從上述品牌的新商業模式思考自身企業的變革,但這難道代表一切都不關製造業的事嗎?其實不然。品牌廠除了將調整自己的思維作法外,也將同步要求供應鏈。身為上游供應商的企業,如果無法達成客戶的要求,那就只能接受訂單減少或消失的結果。
案例三 NIKE & Adidas 可回收衣料
以NIKE來說,78% 的商品都改用回收原物料,Adidas則100%機能衣改用r-PET,也就是寶特瓶回收的塑膠粒來生產,如果我們企業是這些品牌客戶的生產夥伴,而我們沒有掌握如何使用回收原料,或是我們共同設計的產品無法回收,那客戶可能就真的會「琵琶別抱」轉頭走人了。
因此,不管是生為品牌廠商,又或是供應鏈夥伴,我們可能都需要思考以更永續、環境友善的方式思考未來的下一步了。
看到這邊,若你感覺心癢癢,希望透過循環經濟、有效減碳,創造獲利新模式,您可以參考這堂即將在 12月 舉辦的系列課程。我們將從減碳三步驟帶你回頭檢視、盤點目前的企業現況,並在最後陪你實際產出一份專屬你企業的「一頁減碳策略地圖」,讓你成為與環境共好的良心企業的一份子!
課程資訊:
時間:12/14、12/21、12/28、1/11 |週三晚上 7:00~8:30 共6小時
講師:悅智全球專家顧問 徐步鯤 Bruce
訊問專線:02-27363878 王小姐 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