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鴻 博士:數位化是第一步 決勝關鍵在組織重整
數位轉型的成熟度也會因為產業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台灣的資訊服務業大多都和歐美原廠有密切接觸,故受其引導驅動、相較於其他產業,於數位轉型投入支出較多。其實各行各業都需要AI方面人才來幫助數位轉型,其中以資料分析師、資料工程師以及AI軟體工程師為2022三大數位技術人才。如果沒有好的數位工具,企業要做跨國以及隔離式管理是非常辛苦的。透過查閱世界共通語言-各國企業的財務報表,可以改善公司營運、提升增進績效,進而掃除跨國經營的障礙。

根據資訊經理人協會報告,臺灣企業目前數位轉型成熟度為 6.3分(約 屬中度),其中有 9.3% 的受訪回覆企業達 9分以上,已邁入高度數位轉型階段。而數位轉型成熟度:服務業數位轉型成熟度平 均 6.8 分領先於製造業的 6.0 分,服務業中以 資通訊服務業表現最好,製造業裡則以資訊 電子工業的成熟度平均表現最佳。

不同產業透過數位轉型發展新事業的成果又是如何?
智谷網絡策劃一系列線上座談會探討有關數位轉型議題,於6/2邀請佳李昌鴻 博士至數位領導力圓桌小聚『台灣數位轉型 世代之契機』

世代的演變與契機

五六年前的李博士認為數位轉型已經沒落過時,沒想到兩年後的他發現,這個話題依舊熱門。儘管自認為對於市場預測不是很精準,李博士保證我們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

根據統計,自1980年開始,台灣每年出生人口從四十萬跌破去年統計的十七萬,預估2030年會剩下十五萬。相反地,GDP卻自兩兆升至2021年的二十三兆,同時不到兩千家上市櫃公司年營收達接近四十兆。而未被列入GDP計算的數據,也就是海外台商,生產值大約能達到七十兆,相較於韓商的五十兆,讀者們也許已經發現,台灣在國際的經濟地位還是不容小覷。

全球數位轉型大趨勢

在少子化的情況下,台灣人均產值大幅提升,其原因可歸功於工業資訊化、數位化。

而人們在日常也開始使用電飯鍋、洗衣機等數位設備工具以提升自身的效率產值,這恰巧也是數位轉型最重要的精神核心。民生用品之外的軍事武器在轉型方面也有了大躍進,例如這次烏俄戰爭所使用的導航飛彈,其瞄準精確度可被控制在一輛汽車的範圍內。另外在商業物流方面,透過無人輔助駕駛,船隻得以有效避開風浪和亂流,減少延宕以及傷亡等潛在危機,航運的時長也可縮短至少一半。換句話來說,以往要耗時25天的航程,現在最少可能只需要17天。而李博士建議,台灣大型車如砂石車、公車與等,未來也都可以使用這項技術,降低可避免的的車禍發生率以及事故率。全台灣八千家以上的超商服務也因為導入了數位轉型設備,透過電腦極低的出錯率,成功使得消費者的服務體驗感受幾乎一致,數位和商業的結合使用回饋非常好。而在歐美等重工業較發達的國家,數位轉型已經是提升競爭力的必需品。IDC(International Data Center 國際數據資訊)預估在2022年,全球對於數位轉型科技投資支出將達1.8兆美元。

從過去到現在-回顧台灣產業轉型

根據資訊經理人協會(IM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統計,台灣企業目前數位轉型成熟度為6.3分。其中有9.3%的受訪者企業表示指數達9分以上,說明企業本身已邁入高度數位轉型階段。

李博士身為IMA理事長,在近期出版的「2021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實戰之現況與展望白皮書」中,將其中的功臣-「工業的資訊化和數位化」,分成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IT -人機介面的垂直溝通

PC 時代,企業導入 MRP 系統,透過進銷存管理來取代人力及時間吃重的低效率工作。除了有效減少在營運上的軟硬體成本,也能讓資訊的產出有更高的正確率。

第二階段:CT -跨地域的平行溝通

隨著 21 世紀初網路的普及,異地辦公室與廠房間的資訊交換不再受地域及距離限制,隨時都能快速傳達精準而豐富的資訊。IT+CT 將原本的垂直資訊 整合平行化,再拉出一個維度串接更多資源,讓產能達到等比提升。

第三階段:OT -機器與機器的溝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工商業的運營亦如是。生產力需要與時間賽跑,精實人力資源仍為不二法門。OT 在整合不同維度的資訊時,完全拋開人力包袱, 降低人員所造成的轉譯失誤及落差,補齊資訊傳遞零時差的最後一塊拼圖, 在生產政策的落實上更為即時。

第四階段:AIoT -快速而正確的決策

前三個階段讓資訊的取得快狠準,整齊而豐富的大數據得以讓 AI 做出準確判斷,機器扮演的角色從「落實」生產政策昇華延伸為「優化」,提供決策建議, 避免在營運策略上走入冤枉路。

不論少子化是否為持續趨勢,提升效率仍為數位轉型最重要的精神核心。我們期盼透過四個指標來達成:雲端化整合異地資源,行動化彈性佈署生產力,導入年輕化人力活化資訊工具的應用,再結合國際化營運思維來回應營收已經超過內需的海外市場。

IMA 將以其資通訊技能催化數位轉型,於生產、行政、行銷、業務及研發面落實,協助不同階段企業挑戰及加速資訊化進程,進一步與全球市場接軌, 成為企業內化及檢視工業4.0里程碑的重要依歸。

(以上內容全數擷取自「2021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實戰之現況與展望白皮書

數位轉型的成熟度也會因為產業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台灣的資訊服務業大多都和歐美原廠有密切接觸,故受其引導驅動、相較於其他產業,於數位轉型投入支出較多。投入佔比位居第二的則是電子業。而化工業與其無人工廠的數據之所以較為突出,是因為台灣重工業較不發達的緣故。由此可得,各行各業都需要AI方面人才來幫助數位轉型,其中以資料分析師、資料工程師以及AI軟體工程師為2022三大數位技術人才。各個產業也持續增加對轉型的支出,其投資平均為營收之2.3-2.4%。而其中近半年來蓬勃發展的半導體業對數位轉型的心力投注比例視為最高。

李昌鴻:數位化是第一步 決勝關鍵在組織重整

如果沒有好的數位工具,企業要做跨國以及隔離式管理是非常辛苦的。透過查閱世界共通語言-各國企業的財務報表,可以改善公司營運、提升增進績效,進而掃除跨國經營的障礙。除此之外,作為數位轉型投入者,佳世達科技副總暨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李昌鴻李博士所領軍的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大量投資了數位IT設備,在全球設立了超過50個據點,以幫助企業解決數位轉型之商業問題。

🔗「台灣數位轉型 世代之契機」論壇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