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發現,生活中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應該」,正在悄悄吞噬你的真實感受?成長在東方文化下,我們習慣了配合、謙卑、圓融與退讓,甚至將「以和為貴」當作生存的法則。然而,在努力迎合這些期待的過程中,是否有那麼一刻,你感覺自己的內心聲音被壓得微弱甚至消失?這篇文章將帶你探討,那些我們以為是「對的事」,是否其實成了無法成為自己的枷鎖。

社會主流框架是「完整自己」的金箍咒

擔心外在的眼光,擔心是否影響他人,好長的一段時間,擔心都在「外在的世界」,那個不自覺希望自己是合群,討人喜歡的我,把內在的情緒和聲音習慣性的壓到最底層,我的生命感覺少了一塊遺失的拼圖,不能真實接受與表達自己,我也不喜歡我自己了。

直到被壓抑的情緒不斷地向我吶喊,試圖從各種事件竄出來讓我看見,願意回頭接住那些不被自己接受的情緒拼圖後,我的心…才終於安靜下來。現在能確定比以前更愛自己,但也承認偶爾還是會被「人和」所綑綁,適當地保有儒家思想,也許才更能在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中取得彈性的「平衡」。

找回「情緒拼圖」就能學會華麗轉身

在適當的時機告別那些不適合的人事物,我們都在完整自己的這條路上,但在生活的碰撞中,會有很多人事物進來我們的生命,的確有些會是我們的干擾,特別是人際關係,常常是捆綁我們的最大關鍵,就像前面說的,我們太想「以和為貴」,所以常常不自覺地把別人放在我們的前面,這個時候容易會進入非常內耗的一個狀態。

這時候唯一方法,就是回到我們的內在,感受自己的感受與情緒,覺察情緒與自己對話,以及思考這些干擾我們的人事物,跟「完整自己」的這條路上,是我們的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是阻力,還在等什麼嗎?不要客氣的華麗轉身,如果沒有辦法捨棄這些干擾,又想追尋自由和完整,那停滯不前就會發生。


作者:符愛玲 Eva

Eva 講師在訓練及引導師擁有超過16年的豐富經驗,同時累積8 年扎實的業務經歷,具備國際教練ICF證照,擅長運用「教練提問引導技巧」,運用在心理學銷售、溝通及教練領導力內容設計。課程以「多元智能學習法」為核心,活動、遊戲、演練、小組討論、團隊共創、成果發表、互評等互動方式,創造“眼耳手腦身”記憶學習,提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成效。

文章經作者同意轉載自:https://www.marieclaire.com.tw/relationship/secret-talk/8134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field is required.

This field is required.